百度搜索:
站内搜索:

乡村经济的未来:从“卖产品”到“卖场景”与“卖价值”

作者:策划人才网 来源: 日期:2025-04-07 13:53:00 人气:

  近年来,乡村经济逐渐成为热门赛道,各地纷纷探索乡村发展的新模式。从浙江松阳的“乡村798”到江西婺源的“梯田花海”,再到陕西洛川的苹果IP化,乡村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“百花齐放”。然而,随着乡村经济的发展,同质化问题愈发严重,乡村产业面临着新的挑战。今天和大家一起探讨乡村经济如何从“卖产品”转向“卖场景”与“卖价值”,实现可持续发展。

  一、乡村经济的现状与挑战

  乡村经济的发展在过去几年取得了显著成效,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。一方面,乡村旅游项目同质化严重,大多集中在田园风光、民宿和采摘等基础项目上;另一方面,乡村产业链薄弱,农产品附加值低,品牌溢价能力不足。此外,乡村人口空心化问题依然突出,青壮年外流导致文化断层与运营乏力。

  这些问题导致乡村经济陷入“低水平竞争”的泥沼,难以实现高质量发展。如何突破同质化困境,成为乡村经济发展的关键。

  二、乡村经济的“四卖”破局策略

  为了突破乡村经济的同质化困境,本文提出“四卖”策略,即卖服务、卖场景、卖生态和卖链条。

  (一)卖服务:从“展示”到“参与”

  贵州丹寨县的实践为乡村经济提供了新的思路。丹寨县结合当地苗族文化与非遗民俗,打造了万人长桌宴、祭尤文化节、春耕大典等大型IP活动,吸引全国各地游客前来参与。游客不再是旁观者,而是文化体验的“主角”,能够亲手体验蜡染、苗绣,甚至参与苗族婚礼仪式。这种从“展示”到“参与”的转变,让游客为体验付费,为文化买单。

  (二)卖场景:用故事力构建沉浸式体验

  云南建水紫陶小镇通过打造沉浸式文旅消费地,成功突破了“千村一面”的困境。小镇以千年紫陶制作技艺为基础,构建了一个全场景叙事的文旅目的地。在这里,游客不仅能欣赏到精美的紫陶艺术品,还能体验陶土主题民宿、用紫陶杯喝米酒等沉浸式项目。通过将文化IP与乡土记忆有机结合,建水紫陶小镇让游客在体验中感受到独特的文化魅力。

  (三)卖生态:绿水青山变“金山银山”

  浙江余村作为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的发源地,通过低碳转型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赢。余村通过数字化管理系统、碳中和建筑、毛竹林碳汇等措施,将生态资源与旅游、农业等产业深度融合。2022年,余村接待游客70万人次,村集体收入突破1300万元。余村的实践证明,绿水青山不仅能成为生态资产,还能为乡村经济带来“绿色溢价”。

  (四)卖链条:从单点突破到全产业“共生”

  日本MOKUMOKU农场是全球观光农场的代表,通过整合产业链实现了从“单一屠宰”到“第六产业”的蜕变。农场以“自然、农业、猪”为主题,提供观光游览、科普教育、产品展览、餐饮美食、休闲体验、商品购买、度假住宿等多元化服务。通过精准的客群定位和丰富的活动设置,MOKUMOKU农场每年吸引约150万游客,客单价达3467日元,复购率超40%。这种全产业“共生”的模式,为乡村经济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。

  三、乡村经济的未来:成为“新生活方式供应商”

 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,城市居民对乡村的“诗与远方”充满向往。未来乡村经济的发展,不仅需要满足游客的物质需求,更需要提供情感疗愈、亲子共学、退休旅居等“新生活方式”。乡村将成为“新生活方式”的供给者,其价值边界也将无限延伸。

  然而,乡村经济的发展也需要警惕过度商业化对乡村文化根脉的侵蚀。乡村需要划定“开发红线”,避免沦为城市的“仿制品”或表演道具。只有坚持以人为核心的生活方式打造,乡村经济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。

  四、总结

  乡村经济的未来在于从“卖产品”转向“卖场景”与“卖价值”。通过卖服务、卖场景、卖生态和卖链条,乡村经济可以突破同质化困境,实现高质量发展。未来,乡村将成为“新生活方式”的供给者,为城市居民提供治愈、灵感与归属感。乡村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创新的策划思路,更需要长期的思考和实践探索。

本文网址:
下一篇:没有资料
课程咨询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策划学院官方微信
关注“策划研学社”
每天学习策划知识